| 当前位置: | 雷火APP官网体育电竞直播 | > 资讯中心 > 一线动态 > 国际公司 > 文化园地 |
【海外感悟】沙域启新程 自强砺初心 | |||||
| |||||
抵达沙特那天的风还带着陌生感,如今一个月过去,再想起2024 年9月13日入职中国水利水电八局国际公司沙特分公司的场景,竟满是“慢慢来,会有答案”的踏实。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”,这段从零开始的工程领域探索,每一步都藏着成长的印记。 初探工域,解惑精进 作为商科出身的“工程门外汉”,最初接到投标相关工作时,我心里满是忐忑:招标合同里的“通用条款”“专用条款”像绕口令,施工图纸上的节点标注更如天书一般。还记得第一次翻开项目的道路工程图纸,那些线条和数字在我眼里毫无意义,连BOQ计算里的“工程定额”都要反复查词典才勉强理解。那时候总怕自己拖团队后腿,直到前辈拿着图纸坐在我身边,用“你看这个标识像不像工地上的路沿石”这样的类比,一点点教我拆解图例,又陪着我核对BOQ清单和图纸的匹配关系。 当我终于独立算出一条道路的工程量时,突然明白“自强不息”不是口号——它是八局人面对陌生领域时,敢啃硬骨头的韧劲,也是前辈把经验揉碎了教给新人的温暖。 同仁相扶,凝心融入 现在回头看,这一个月最幸运的,是遇见这样一群愿意拉着我成长的伙伴。领导知道我没接触过工程,特意帮我理清“先学制度、再解合同、最后练技能”的节奏,还说“从项目入手,把基础打牢比什么都重要”,这话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。有次写周报漏了“已投标项目的业主反馈时效”,同事看到后没直接批评我,而是坐下来温和的对我说“咱们做投标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结果,下次可以把跟进重点记在小本本上”,还把他自己整理的“工程量计算易错点笔记”借给我。 慢慢发现,在八局的团队里,没有“你不懂就该自己琢磨”的冷漠,只有“我们一起把事做好”的默契,这种“上下同欲”的温暖,比任何培训都更能让我快速融入。 适彼沙域,调序增效 适应沙特的工作节奏,也是一段很特别的感悟。刚开始每天早上7点开工,总在午后犯困,加上和国内5小时的时差——国内同事上班时我这里还是凌晨,我下午忙的时候国内已经晚上,每周只有4天能顺畅对接,好几次因为没卡好时间耽误了文件传递。后来我试着调整作息,每晚9点半准时放下手机,早上6点起床看看当地的日出,没想到慢慢就适应了早开工的节奏;又把和国内对接的事项按优先级列在表格里,标注好双方的“有效沟通时间”,再也没出过时差乌龙。 这时候我才明白,八局说的“勇于超越”,不只是超越困难,更是超越自己的惯性,学会“因地制宜”地解决问题。 如今再看自己的变化,连我自己都觉得惊喜:从连图纸都看不懂,到能找出合同里的关键条款;从写周报都要反复问同事,到能清晰跟踪项目进度;甚至面对“工程+商务”的融合工作,也不再像当初那样手足无措。生活上也渐渐习惯了这里的节奏,住宿和饮食都很贴合国内习惯。 昨天整理笔记时,翻到领导说的“3个月能独立做中小型项目合同解读,6个月试着参与核心标书编制”,突然有了很明确的方向。接下来想多学些沙特当地的政策合规知识,把合同里的风险点摸透,也想多跟技术部、成本部的同事聊聊,慢慢学着做技术方案匹配和报价优化——毕竟,不想一直做“辅助”,也想成为能为团队扛事的人。 古有云: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;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”这一个月的每一步,既是我从“商科新人”到“工程商务学习者”的蜕变,更是与八局“自强不息、勇于超越”精神的深度契合。犹记首次在投标文件落款时的郑重,亦难忘前辈那句“八局人走出去,就要把每一份标书做成底气”的嘱托。 未来之路,我愿以“空杯”之心持续求索。既要深耕沙特市场政策与工程商务知识,早日独当一面;更要承八局国际经营之使命,将个人成长融入公司深耕中东之蓝图,以点滴努力筑牢项目投标之基,不辜负这份跨越山海的信任,亦不辜负自己从零开始的勇气与坚守。 | |||||
|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