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当前位置: | 雷火APP官网体育电竞直播 | > 资讯中心 > 一线动态 > 水电公司 > 公司要闻 |
天山南麓的另一种登高 | |||||
| |||||
重阳节清晨八点,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开都河峡谷的雪线,我的Excel表格刚好运行到第279行——这个数字与压力管道斜井的长度不谋而合。作为经营管理部的一员,我的“登高”从核对每一组数据开始,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,像是我与这座宏伟工程对话的特殊语言,虽然无声,却承载着整个项目的重量。 每次去现场,看着塔吊在云雾间摆动,就像看着一个巨大的钟摆在丈量时间。而在办公室,我的时间被分割成无数个单元格:混凝土标号、钢筋吨数、工时统计、每月进度结算……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,其实都带着温度,它们记录着工人们的汗水、机械的轰鸣,甚至天山的风雪。有次暴雨突至,现场施工暂停,我对着台账里未完成的进度数据发呆,却在傍晚收到群里施工队发来的照片:工人们披着雨衣在棚下检修设备,配文“雨停就开工,不拖进度”,那一刻,数字背后鲜活的坚守突然清晰起来。 除了项目部的施工日志之外,我另有一本“数字日记”: 3月22日,斜井贯通节省的9天工期,在成本账目里化作37束光的刻度,那天深夜统计完最后一张机械台班单,抬头看见窗外调压井口的灯光依然亮着,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“用数字点亮天山”。 4月10日,反井钻机提前82天完成的捷报,变成了进度款支付曲线上的陡峭攀升。5月隧洞贯通那周,我的计算器吞下了数不清的原始凭证数据。当隧洞那头的亮光终于穿透岩层时,我的桌面上也堆起了半人高的结算资料附件,指尖沾着的油墨,仿佛也染上了岩层下的微光。 施工人员给山系上“茱萸”的时候,我在给台账别蒲公英。记得第一次跟随验收时,五十多岁的混凝土老师傅从刚拆模的墙体缝隙里,小心翼翼地采下一朵蒲公英递给我:“小姑娘,这是咱们工地的重阳花。它在混凝土里都能开花,咱们还有什么山头翻不过去?”现在这朵花风干在我办公桌的文件夹里,每当我加班至深夜,台灯的微光透过那些悬浮的种子,就像无数个等待启程的电能,在报表间轻盈舞蹈。 我的安全帽始终崭新,但文件柜里的合同已磨出毛边。刚接触这份工作时,我对“经营”的理解,还停留在纸面的数字与条款;对“工程”的认知,更止于图纸上抽象的线条。面对第一份对下结算任务,那些专业的术语、繁复的单价、严密的免责条款,织成了一张令我望而生畏的迷网。我唯一能做的,就是用最笨拙,也最诚实的方式,一点点去摸索。文件柜成了我那段时间去得最勤的地方。每一次办理结算,我都要费力地抱出那厚重如砖的合同汇编,指尖划过纸张,寻找着与结算单相对应的每一个字句:甲方责任、乙方义务、计量规则……我像一名考古学家,在字里行间小心翼翼地发掘着规则的碎片。这还不够。我又将开工以来所有的历史结算资料一并调出,在桌上甚至地上垒起一座小小的山丘,我一页页地翻,一行行地比对,在已成定论的往昔结算中,寻找当下问题的答案。便利贴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疑问与顿悟,像路标一样指引我前进的方向。渐渐地,那些冰冷的条款开始在我脑中回暖、苏醒。那叠被翻至毛边的合同,不再仅是束缚双方的法律文书,它更像一部工程的密码本,记录着成本的脉搏、工期的呼吸与建设者们无声的博弈。我以另一种方式“登高”,在文字的崇山峻岭间,为这条即将照亮南疆的电流,铺就了一条坚实而精确的基石路。 “这才是经营人员的脚手架。”主任把更正后的报表轻轻放在我桌上。窗外,定子吊装的探照灯正划破夜空,那束光在某个瞬间与我的目光相接,像在提醒:每节省一分钱,都能让未来的电费单轻瘦几分。 此刻翻开数字日记的最后一页,我写下: “当16.2亿千瓦时的清洁电流奔向千家万户,请记住有些光来自报表间的深夜,有些温暖诞生于计算器的按键。天山不会记得一个经营人员的名字,但每度电都会记得,曾经有人用最温柔的方式,计算过它到来的路径。” 又是一年重阳至,雪线正在下移,而我的青春沿着数据的等高线持续攀登。当满山蒲公英再次绽放,我已在新的台账扉页上写下:所有的工程最终都会竣工,唯有那些在数字间流淌的温情,会像天山之巅的阳光,年复一年,照亮每一个需要温暖的重阳。 | |||||
|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